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華山藝文特區

想去華山藝文特區已經很久了, 雖然就在光華商場旁邊, 但光華商場都拆掉又蓋好了, 還是一直都沒去。

因為小DC的電池有點老化, 要去找電池, 反正沒事幹, 一機一鏡帶著就出門了。

到了藝文特區, 發覺和以前早先看到的, 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 有些曾經看過的裝置藝術品已經不在了, 多了一些新東西, 變得更簡潔, 沒有舊、亂的感覺, 不過這樣似乎就少了點味道。

轉了兩個彎, 發現找不到那種感覺。多了一家輕食餐廳, 外面放了桌椅, 桌上卻有一杯黑黑的東西.....是充當菸灰缸的塑膠杯......不解的是, 現在公共場所已經全面禁菸了, 竟然店家還提供菸灰缸, 是因為怕麻煩還是給方便呢? 本來想要拍下來, 不過那杯黑黑的菸灰缸實在太搶眼, 在那邊繞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放棄。

因為星期六有簡單生活節, 外加最近有2008文化與科技博覽會, 所以整個華山藝文特區都是佈置活動場地的人、器材、電線和車, 還好並沒有很明顯的有人員管制的情形, 似乎連室內佈置場都可以大搖大擺走進去的樣子, 不過因為那並不是目標, 所以就只在外面走走看看。

似乎連販賣機也有特別設計過?

我一直都很喜歡自動販賣機這種東西, 最早的那種販賣機, 是會掉杯子下來, 然後會加冰塊, 然後再倒飲料。有趣的是, 那時候這種機器是很貴的, 而且故障率很高, 我就想說, 會不會請個人住在裡面搞不好還比較便宜? 後來的販賣機開始賣鐵鋁罐裝的汽水, 然後大家就會開始像研究電動玩具一樣, 研究機器有沒有什麼密技(有些有問題的機器還真的有)。到後來, 保特瓶、鋁箔包......各式各樣的東西, 只要塞得進機器似乎都可以賣, 我覺得這就是便利商店的由來吧?!因為有些東西還是沒法用販賣機, 但是你又會希望隨時都買得到, 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

然後就是邊走邊拍


華山藝文特區以前是酒廠, 奇特的是, 園區裡的樹意外地多, 除了之後特別弄的草皮之外, 有很多的樹明顯已經在那邊生根很久了。

拍完煙囪, 遠處響起了吉他的聲音, 接著的是一個女生唱歌的聲音, 我不知道她是誰, 不過聲音相當輕柔溫暖, 後來聽其他人在說, 才知道她叫張懸, 正在排練、調整音響, 就在這樣時唱時停的歌聲中, 我繼續走走拍拍。

其實我不知道這是原本就有的還是佈置會場的廠商架的, 因為一直想拍這樣的畫面所以拍了。


植物的生命力實在非常驚人

拍完這張之後, 繞了大半的園區, 來到大舞台前的廣大草皮, 然後就給他站在那邊卯起來聽歌, 一毛錢都沒花而且還不用人擠人 XD

後來因為再待下去, 等去買完電池再回家就下班時間了, 為了避免塞車, 底片殺一殺就閃人了。


2 意見:

大藍沒有橋 提到...

簡單生活節
我兩日都有去
拍了一千多張照片吧(演唱部份居多~開連拍)
兩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噴肌樂
人真的粉多~
整天都在走來走去的
蠻累的~但玩的還挺開心的就是了


真是夠了 提到...

不過......簡單生活節, 你覺得有簡單嗎?

我就是覺得生活從來就不簡單所以才不想去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