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說攝影其實是比偷吃步

最近幾週在常跑的攝影論壇上, 剛好分別看到了關於攝影上, 鏡頭的好壞對於照片好壞的影響, 和對於後製照片過於氾濫的幹醮文。

我就明說了, 前者是在Mobile01上的文章, 後者是在PCDVD上的文章。

其實一直以來, Mobile01給人的感覺就是器材優先, 只要你買了機皇鏡皇(就是都買最貴的), 拍出來的照片就是絕美絕倫、發色濃豔、成像銳利......, 但, 一張照片難道就只有這些嗎? 這時有人會出來說, 相機後面的那顆頭比前面那顆重要, 這種話人人會講, 畢竟要對一個花大錢買了機皇鏡皇的人說「你拍的這些照片都是廢物, 我用小DC也拍得出來」這種話, 我想也實在太過於刻薄^^;

那是不是說器材就不重要了? 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不然我就不會去找Cage借鏡頭拍這些照片了。

正所謂寶劍配英雄, 現在寶劍只要有錢就買得起, 但有了寶劍卻不見得人人都當得了英雄, 這是現實的殘酷, 但是人們還是習慣只要看到寶劍, 不管這人劍式使得再爛再破, 仍然稱他英雄, 因為他買得起寶劍,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英雄, 不是在武功強弱這方面就是了。

回到主題, 似乎和內容無關? 是封面不對內容嗎? XD
不, 其實是現在才要進入正題, 前篇的重點就在那張照片上。這樣的景, 我需要廣角鏡, 但手上最廣的鏡頭是Vivitar MC 28/f2, 不是說28mm不夠廣不能拍, 而是之前用這顆拍過, 其邊緣成像之差, 用劍來比喻的話, 大概只能算是木劍的等級。

找Cage借鏡頭(Tokina T124), 是偷吃步之一, 因為這並不是我慣用的鏡頭, 唯一的經驗是之前台大ハルヒ外拍有借用過, 拍人OK, 但拍景如何不得而知; 其二, 那支鏡頭是數位機專用鏡, 但設計上在18mm之後底片機也可用(實際是20mm後才完全沒暗角), 這並不是常規的用法; 而拍攝時的曝光值減了0.7~1EV, 加上使用的底片特性, 才會跑出這樣的顏色來, 是偷吃步之三。

我需要能拍出這樣廣角的器材, 所以, 器材很重要? 但我用的器材並不是設計來讓我這樣使用的, 所以, 器材不重要?

所以結論是, 器材其實是即重要又不重要(笑)。


至於後製幹醮文, 原文是「照片照不好,修片修到老」...這篇是幹剿文!不喜勿入, 原本概念上並沒有錯, 但任何事, 走得過於偏峰就會變成錯的。

其實他原本想的大概是PCDVD上普遍對Mobile01反感, 所以發這樣的文章應該會得到群起支持, 沒想到反遭圍剿, 加上那「不喜勿入」, 嚴然是把論壇當個人blog在用。

要說個人對照片後製的看法, 我比較喜歡由結果論來看, 如果說後製之後, 一張不好的照片能變成好照片, 那就是好的, 畢竟像是搖黑卡、加濾鏡、+-EV......甚至誤用鏡頭(誤)都行了, 沒道理後製就要被說成是萬惡不赦吧? 反正都是偷吃步啊~

但是說回來, 最大的偷吃步, 其實是拍的景物本身, 怎麼說呢?

拍人像, 我們普遍存在美女先決的主觀判定, 也許拍得並不怎麼樣, 但因為主體是美女, 所以就變成了一張好照片; 反之則有很多負面的批評, 尤其像是批評長相、身材、穿著、姿勢......不一而足。只要拍的是美女, 就先贏一半啦!(靠! 你偷吃步!)

那拍景咧? 只要出國, 異國情調的風土民情, 隨便一拍就是與眾不同, 但是人在台灣, 是不是就覺得很難拍出不一樣的照片? 其實是心境的不同, 出國看到不同的東西, 心境上不同, 拍出來也就不同; 人在台灣, 如果一直想著這不過就是每天生活的地方, 那不管景再漂亮, 拍出來還是普通到不行。

一定有人想知道這是哪裡, 這不是什麼特別的地方, 正是淡水河邊, 由台北市中興橋附近往三重方向拍過去。

這是我向Cage借鏡頭後的次一個星期五, 「翹班」去拍的, 為了趕時間還差點犂田, 才想起來可不能摔到別人的鏡頭, 慢慢騎到目的, 其實也算不上出大景, 但這樣的火燒雲, 算是值回油價了(爆)。




拍完淡水河那天, 回家加班把工作拼完, 隔天星期六並不是完全沒別的工作, 但實在累到不想動, 到了傍晚看天氣不錯, 雖然累, 但還是起身前往象山。

101大樓, 大部份住在台北的人, 三不五時在路上都會看到的一棟建築, 再平常不過, 許多人嘲笑它的造形, 像竹筍、像爉燭、像靈骨塔, 難看到爆, 就像台北市的毒瘤......。

我常在想, 是因為他們心裡裝著這些東西, 所以會看什麼像什麼? 天知道。


景在那邊, 不會跑; 太陽天天升起天天落下; 河水潮汐變化; 荷花每年會開...... 耐心等, 就等得到, 這是最大的偷吃步(笑)。


0 意見: